进入到/lib/systemd/system/docker.service
1 | vim /lib/systemd/system/docker.service |
找到ExecStart行,修改成下边这样
1 | ExecStart=/usr/bin/dockerd -H tcp://0.0.0.0:2375 -H unix:///var/run/docker.sock |
配置生效
1 | docker daemon-reload |
重启docker
1 |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|
我的程序之旅
进入到/lib/systemd/system/docker.service
1 | vim /lib/systemd/system/docker.service |
找到ExecStart行,修改成下边这样
1 | ExecStart=/usr/bin/dockerd -H tcp://0.0.0.0:2375 -H unix:///var/run/docker.sock |
配置生效
1 | docker daemon-reload |
重启docker
1 |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|
首先拉取docker镜像,我们这里使用5.7版本的mysql:
docker pull mysql:5.7
然后使用此镜像启动容器,这里需要分别启动主从两个容器
Master(主):
1 | docker run -p 3306:3306 --name mysql-master -e MYSQL_ROOT_PASSWORD=123456 -d mysql:5.7 |
Slave(从):
1 | docker run -p 3307:3306 --name mysql-slave --link mysql-master:mysql-master -e MYSQL_ROOT_PASSWORD=123456 -d mysql:5.7 |
通过
1 | docker exec -it 627a2368c865 /bin/bash |
命令进入到Master容器内部,也可以通过
1 | docker exec -it mysql-master /bin/bash |
命令进入。627a2368c865 是容器的id,而mysql-master是容器的名称。
1 | cd /etc/mysql |
切换到/etc/mysql目录下,然后vi my.cnf对my.cnf进行编辑。此时会报出bash: vi: command not found,需要我们在docker容器内部自行安装vim。
使用
1 | apt-get install vim |
命令安装vim
会出现如下问题:
1 | Reading package lists... Done |
执行 apt-get update,然后再次执行apt-get install vim即可成功安装vim。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vim编辑my.cnf,在my.cnf中添加如下配置:
1 | [mysqld] |
配置完成之后,需要重启mysql服务使配置生效。
使用
1 | service mysql restart |
完成重启。
重启mysql服务时会使得docker容器停止,
我们还需要
1 | docker start mysql-master |
启动容器。
下一步在Master数据库创建数据同步用户,授予用户 slave REPLICATION SLAVE 权限 和 REPLICATION CLIENT 权限,用于在主从库之间同步数据。
1 | CREATE USER 'slave'@'%' IDENTIFIED BY '123456'; |
和配置Master(主)一样,在Slave配置文件my.cnf中添加如下配置:
1 | [mysqld] |
配置完成后也需要重启mysql服务和docker容器,操作和配置Master(主)一致。
在Master进入mysql,执行
1 | show master status; |
File和Position字段的值后面将会用到,在后面的操作完成之前,需要保证Master库不能做任何操作,否则将会引起状态变化,File和Position字段的值变化。
在Slave中进入 mysql,执行
1 |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='mysql-master', master_user='slave', master_password='123456', master_port=3306, master_log_file='mysql-bin.000001', master_log_pos= 2830, master_connect_retry=30; |
在Slave 中的mysql终端执行show slave status \G;用于查看主从同步状态。
正常情况下,SlaveIORunning 和 SlaveSQLRunning 都是No,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启主从复制过程。使用start slave开启主从复制过程,然后再次查询主从同步状态show slave status \G;。
SlaveIORunning 和 SlaveSQLRunning 都是Yes,说明主从复制已经开启。此时可以测试数据同步是否成功。
使用start slave开启主从复制过程后,如果SlaveIORunning一直是Connecting,则说明主从复制一直处于连接状态,这种情况一般是下面几种原因造成的,我们可以根据 Last_IO_Error提示予以排除。
测试主从复制
测试主从复制方式就十分多了,最简单的是在Master创建一个数据库,然后检查Slave是否存在此数据库。
Spring Data Rest 是基于 Spring Data repositories,分析实体之间的关系。为我们生成Hypermedia API(HATEOAS)风格的Http Restful API接口。
Spring Data Rest 官方首页中提到了它所具有的特性,比如:
根据model,生成HAL风格的restful API
根据model,维护实体之间的关系
支持分页
…
诸多的特性,官方文档都会有提及。这里我们着重关注在Spring Data Rest中基于JPA维护实体之间关系。
资源实体的关系
实体关系E-R图
关系不用在意是否合理,只是为了涵盖几个基本的关系
one to one 关系
数据实体
1 | @Data |
1 | @Data |
Repository结构
1 | public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<User, Long> { |
1 | public interface Card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<Card, Long> { |
通过以上的代码,Spring Data Rest 就已经足够帮我们维护其用户(user)和身份证(card)二者的关系,并且提供了HAL的接口。就是这么方便!下面,我们使用HAL Browser ,可以更加方便的在浏览器中查看接口,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HAL Browser 使用
HAL-browser 是基于hal+json的media type的API浏览器,Spring Data Rest 提供了集成,pom文件中加个这个。
1 | <dependency> |
启动我们的程序,打开浏览器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browser/index.html#/api/v1
api/v1 是我指定的接口前缀,通过配置项 spring.data.rest.base-path 指定
可以看到如下界面
hal-browser
具体的使用这里不再赘述,可以自己点点或者看看这个。
接口调用
新增一个user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name\":\"Lucy\",\"age\":25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 |
结果返回:
新增用户
返回结果的状态码是201
返回实体内容
返回_links资源,分别指向自己和对应的card资源的URI
新增一个card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cardNum\":\"num1\"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ds |
新增card
建立关系
创建的两个实体之后,我们需要建立起二者的关系。在Spring Data Rest中,二者的关系绑定,是通过URI来维护,用PUT请求动作。
1 | curl -i -X PU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ds/1/user |
也可以用这样维护
1 | curl -i -X PU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ds/1/user |
或者:
1 | curl -i -X PU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ds/1/user |
三者是等价的操作。
如果创建成功,将会返回响应码204,如下图:
关系创建
我们来核实下user下的card
1 | curl -i -X GET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/1/card |
返回如下:
获取user的card
上图可以看出,user-card的关系维护成功!
以上是通过PUT Card资源的User来维护二者关系。外键在于Card上,是资源维护方。反过来就通过User资源的Card维护是不被允许的。这个是我的一个疑问,没有深入研究过,一个tip
one to many 关系
数据实体
1 | @Data |
@Data
@Entity
public class User {
// ...
@OneToMany(mappedBy = "user")
private List<Car> cars = new ArrayList<>();
// …
}
1 | Repository结构 |
public interface Ca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<Car, Long> {
}
1 |
|
curl -i -X POST -H “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” -d “{"carNum":"A1001"}”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s
1 | 返回如下: |
curl -i -X PUT -H “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” -d “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cars/1/user
1 | 结果返回: |
curl -i -X GET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/1/cars
1 | 结果如下: |
@Data
@Entity
public class Language {
@Id
@GeneratedValue(strategy = GenerationType.IDENTITY)
private Long id;
private String name;
@ManyToMany
@JoinTable(name = "rel_user_language",
joinColumns = @JoinColumn(name = "language_id", referencedColumnName = "id", nullable = false),
inverseJoinColumns = @JoinColumn(name = "user_id", referencedColumnName = "id", nullable = false))
private List<User> users = new ArrayList<>();
}
1 | ``` |
Repository结构
1 | public interface Language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<Language, Long> { |
接口调用
同样新增方式,多门语言,多个用户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name\":\"eng\"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 |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name\":\"chs\"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 |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name\":\"jp\"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 |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application/json" -d "{\"name\":\"Jack\",\"age\":25}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 |
创建关系
多对多的关系创建方式比之前两种更为丰富。
PUT方式添加关系
1 | curl -i -X PU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1/users |
POST方式添加关系
1 | curl -i -X POS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2/usersrs |
PATCH方式添加关系
1 | curl -i -X PATCH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1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3/users |
以上三种方式都可以用于创建多对多的关系,可以查看下:
1 | curl -i -X GET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users/1/languages |
1 | { |
结果上是可以看出,三种方式的结果都成功了。
反过来,通过语言查看用户
1 | curl -i -X GET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3/users |
1 | { |
结果也是我们所想要的。
PUT POST PATCH 三者之间区别
PATCH 请求的作用等同于 POST 请求,而他们二者有点不同于PUT请求。大家都知道 PUT 请求是整体替换,而PATCH是局部更新。在Spring Data Rest 中 PATCH 表示添加,而不是覆盖,PUT请求是完全覆盖。
我们在原来的数据基础上给User2(Jack)添加一门Language:
1 | curl -i -X PATCH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2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1/users |
之后,我们查看下 id 为1的 language 的users
1 | curl -i -X GET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1/users |
1 | { |
可以看到拥有两个user。这里可以看出 PATCH 的作用添加了一个item。
接下来,我们再调用 PUT 请求,更新下。
1 | curl -i -X PUT -H "Content-Type:text/uri-list" -d "api/v1/users/2" http://127.0.0.1:8081/api/v1/languages/1/users |
与上一个请求的唯一区别是用了PUT做更新
再GET下User,结果如下:
1 | { |
对比很明显,PUT请求覆盖了之前的数据,只留下了一个Jack的user关联。这就是PUT 和 PATCH 的区别。
tip1:POST的效果同PATCH 不做多说明。
tip2:多对多的关系维护中,维护方的资源来维护二者关系。
Spring Data Rest Events
Spring Data Rest Events 提供了AOP方式的开发,定义了10种不同事件。
资源保存前 @HandleBeforeCreate
资源保存后 @HandleAfterCreate
资源更新前 @HandleBeforeSave
资源更新后 @HandleAfterSave
资源删除前 @HandleBeforeDelete
资源删除后 @HandleAfterDelete
关系创建前 @HandleBeforeLinkSave
关系创建后 @HandleAfterLinkSave
关系删除前 @HandleBeforeLinkDelete
关系删除后 @HandleAfterLinkDelete
不同的事件触发的场景不同,我们可以自定义这些事件内容来完成我们的业务。这个以后再说…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样例代码
Java语言历时30多年,已发展成为人类计算机史上影响深远的编程语言,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它甚至超出了编程语言的范畴,成为一种开发平台,一种开发规范。更甚至于:Java 已成为一种信仰,Java语言所崇尚的开源、自由等精神,吸引了全世界无数优秀的程序员。是事实,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从没有一门编程语言能吸引这么多的程序员,也没有一门编程语言能衍生出如此多的开源框架。
Java 语言是一门非常纯粹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,它吸收了 C++ 语言的各种优点,又摒弃了 C++ 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、指针等概念,因此 Java 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。Java 语言作对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,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,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开发。
不仅如此,Java 语言相关的 Java EE 规范里包含了时下最流行的各种软件工程理念,各种先进的设计思想总能在 Java EE 规范、平台以及相关框架里找到相应实现。从某种程度上看,学精了 Java 语言的相关方面,相当于系统地学习了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,而不仅仅学完了一门编程语言。
所需原料
所需步骤
准备一台 Linux 系统的服务器
安装相关依赖
1 | # 以 Ubuntu 为例 |
1 | # git clone https://www.github.com/futurewl/ngrok |
编译
启动 Ngrok 服务
将域名解析到此服务器
启动内网应用
准备配置文件
启动内网 ngrok 客户端
实现内网穿透
1 | <!-- Spring data jpa --> |